当前位置:首页>真相 > 

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罗曼蒂克 平庸的佳作

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罗曼蒂克 平庸的佳作

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罗曼蒂克 平庸的佳作

本文核心词:罗曼蒂克消亡史

是的,一众五星,少数一星,我是一个奇怪的三星。如果可以,我会给3.5星。

首先解读一下这个电影,我也是琢磨了一会儿才明白的。

题目中的罗曼蒂克,有人解读为浪漫,进而延伸到爱情,情爱,性爱,肉欲,于是落入了男男女女的俗套。我以为还需要深入一点,浪漫,实际上是人对美好的(不切实际的)幻想。记得鲁迅先生的一篇中学课文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中,用罗曼蒂克去评价一位左翼青年作家,其意思就是说年轻人不切实际,沉溺幻想——果不其然,她不幸被杀了,是为左联五烈士之一。浪漫,本就有不切实际的意味,所以注定是要消亡的——讽刺的是浪漫成了如今情比金坚的宣誓,成了钻戒,成了婚礼的大场面。这已经不是本末倒置,舍本逐末了,简直是在云彩上盖大楼。

片中的罗曼蒂克具体体现在那些地方呢?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。鲁迅先生说,他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。民国乱世,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,便是基本的信任(狗头),便是善意。片中描写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善意,比如浅野提醒葛优日本人都不是好东西,并刻意在枪战中救了他——为了找人帮忙带孩子;比如倪大红对自己的章子怡(小六)百般容忍,各种绿帽都不计前嫌,只是让小六和情郎消失就可以了;比如王传君冒死为处男挡子弹,处男又和妓女产生了爱情。纵使如此 ,种种的善意也都在剧情的推动下,或如镜花水月,或如暗夜流星,都在大时代的洪流之中毫不起眼,甚至消亡。

我想,这就是罗曼蒂克消亡史,人与人之间善意的消亡史。一个黑暗的社会,承载不了多少善意。

消亡史嘛,比如首先构建起一种罗曼蒂克,然后让观众看着它消亡。上文说了,罗曼蒂克,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,简单点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。信任?不存在的。浅野在独白中教导别人要诚实——虽然他自己是骗人全场最佳。然后葛优大爷就现场教学,说说什么tmd叫他妈的信任,剁手警告。信任,或者说善意,本来就鸿毛一样轻。罗曼蒂克的建立是在故事的开始,那次“家宴”,却不在剪辑的开始。

不得不说,破碎的剪辑手法对尚不成熟的中国观众来说还是有一点门槛的,还不说故事本身就有点晦涩,哪怕是顺着讲都有点拗口,还要牵扯大量的历史背景。导演自己也吐槽了,说这是文艺片就是让人看不懂的。虽然我喜欢他的勇气和幽默,但是不并不赞赏这种做法。纵使你对一个姑娘千般柔情,无法传递的温柔对爱情也毫无裨益,道理是一样的。

上海话。其实很费劲的,就像服化道一样很用心,但问题就是又隔阂一层。其实导演在细节上每作死一次,就是对自己要讽刺的“民国风”、“上海滩”的讽刺。麻烦的是,这种作死依然是观众在买单。

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《红楼梦》,作者在极力渲染一种自己要讽刺批判的东西。除了艺术信仰我也不好说啥了,类似的美国片有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。盖茨比了不起吗?不,实际上盖茨比是一个可悲的小人物。旧上海美好吗?不,实际上只是虚浮的浪漫,实际上是肮脏丑恶的聚集地。这种刻意的、全篇的讽刺(没有任何针对穷人的对比镜头)实际上是很有风险的,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对旧上海的追捧。好在电影还有一条线索,小六出现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,小六如此迷恋大上海,小六只是迷恋一片浮云,小六最后经历了一切,也看破了一切。

我要说一些不好听的了。

电影致力于塑造时代群像,我认为执行度尚可但不优秀。明明是对时代的控诉,剧情却容易误解为对渣男的控诉,因为渣男情节实在太多了。虽然渣女小六的剧情线更长,但最后还是以一个受害者身份结束,还是被日本人所害,情绪转移到了民族矛盾上去了。莫非是针对喜欢“民国风”的女性观众?对于喜欢这个时期或者格调的人,观影体验或许还好,对于一般观众真的沉浸度不够,可能是因为导演一次又一次地强行打破“第四面墙”,造成了沉浸的割裂,不太能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。或许导演就是要告诉我们,自己描绘的旧上海画卷是真实但虚无的,所以不要沉浸,不要沉浸,不要沉浸。最终导致我这种“直男”观众并没有很好地体验到什么是罗曼蒂克,消亡了又有什么可悲。

我不理解为葛优大爷要打死自己的外甥(弹幕里很多人说侄子),可能也是借复仇之名,在行讽刺之实,讽刺中国的片面民族主义?

弹幕中很多人提到了“质感”、“艺术感”,大概是惊诧于对“民国风”的还原。但罗曼蒂克的“民国风”无论是是在历史上,还是在电影中,都是被讽刺的对象。这很矛盾,喜欢这个调调的人,恰恰可能是距离电影精神内核最远的一批人。我本人是不太喜欢这种叙事风格的,就像上文说的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类似的叙事。哪怕是像《末代皇帝》一样插入几个同时代的小人物的镜头,也不至于让人误以为歌舞升平是民国/溥仪时代的常态。

艺术片,无非就是针对商业片的赚钱而言,把自己的逼格拉到最高,尽情地视金钱如粪土。但倘若创作者沉溺于这种罗曼蒂克,私以为对尚在挣扎时期的中国电影也没什么好处。对标逼格,您能逼格过《教父》?然后叙事和人物塑造则又大大不如。我从来不认为好好说话,好好讲故事,是一件很没有逼格的事情。我们的导演们是不是在陌生化叙事的路上走得太远了呢?

票房扑街,我想大家都很难看。艺术片也需要考虑成本,艺术品也需要吃饭,如果艺术变成了单纯烧钱的少数人的玩家,而普罗大众都是“俗”、“看不懂”,我想艺术片的明天也长不了。

是一部好电影,也值得二刷一下,演技、细节都很用心,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,能做到这一点的电影也不是凤毛麟角。说到底,好好说话,对我们的大导演们来说,就那么难吗?《有话好好说》,为了大家,好好说话。可能我就一俗人吧。